harmonic oscillator谐振子

刺穿这个白色弥撒!

伟大的考试

  作为一个复活在现代的古老的僵尸,如果说考试带来的是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与全面接受基础知识的学习,毋宁说,“它是一种追求规范化的目光,一种能够导致定性、分类何惩罚的监视。”“它确定了个人的能见度,由此人们可以区分和判断个人。”反复的考试就是一种反复的被计算好了的监视与规训,其最终的效果是造成合规的、与规范化现代社会相吻合(甚至有时并不吻合)的高效、实用(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数与实用地为学校带来更高的重本率)的人体。这种方式成功地将一种金字塔形的分层监视与规范化裁决(对不合纪律和知识错误的惩罚-操练)的技术结合起来。

而这个知识在很大程度上由两种编码进行呈现:分数与排名。这类编码将通过同质化转录确定每个学生的特质。但是这类符码必须被书写出来(被录入各种形式的档案和文件)否则不能显示规训权力的效果。在这里,“规训权力主要是通过整理编排对象来显示自己的权势。考试可以说是这种客体化的仪式”因此学生彻底变成一个可描述、可分析的,供规训主体采集信息的客体,“在规训程序的核心,考试显示了被视为课题对象的人的被征服和被征服者的对象化。”同时,在此基础上必须构建一个比较系统,或者说排名体系,能够度量总体现象,描述不同层次的学生与不同学科的优劣分布情况,计算每个人的差异。最终,这种书写技术与之带来的考试将每一个学生变成个案,每个人都获得了分数(和在各种APP中(比如好分数和智学网)的“各科成绩分析”)作为自己的身份牌,描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这类考试作为“客体对象“来呈现并供给凝视的权力来观看。学校必须时刻需要运用规训权力将这类解剖学和知识技术学施加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否则它无法造就驯顺的身体和换取足够的有关学生的知识。

换言之,“我们正在进入无穷尽的考试和被迫客体化的时期”。而我们拒绝考试,意味着对纪律的脱离、对监视的漠视和对规训权力潜藏其中的天罗地网的冲击,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企图对被客体化的不顺从。

不过,我们无法做到对考试说不,因为所有人的态度对考试都是一种心理上的厌恶,在心理认知中考试似乎是一种只给自己展示的酷刑式景观和一种内心的私密的惩罚,但是为了最终还是以选拔和征用为目的考试而“反感但接受”这种频繁的以训练为目的规训。可以在这里很明显地注意到,规训权力通过驯服肉体触及了现代灵魂,就像惩戒不再以报复肉体为目的而是矫正灵魂一样……

  (以上引号内容均引自福柯《规训与惩罚)

评论(3)

热度(7)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